外国语学院举办外语学科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1-11-02   访问次数:170

近日,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外语学科发展论坛”在徐汇校区逸夫楼演讲厅举行。沪上13所高校外语学院领导、专家齐聚华理,共同探讨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由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赵宏主持。

赵宏以高校外语学科发展为主题,从价值引领与业务工作结合、青年教师培育和中年教师持续成长、“新文科”建设、建立校本特色人才培养体系4方面提出了学院师生重点关注的问题。12所沪上高校外语学院领导一一发言,分别结合自身学院特色展开了交流探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吴刚认为,各校可通过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方式构建师资队伍的“命运共同体”和“人才池”。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孙会军极大肯定了我院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指出专业学位点建设大有发展前途,数字人文时代外语学科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常辉指出,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外语学科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刚指出了交叉学科对外语发展的重要性;可通过外译项目、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将价值引领和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结合起来。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刘芹分享了“双带头人”制度、青年教师培养、课程思政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并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为学院发展提出建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介绍了结合“四史”学习开展中国近代留日/法学生研究、通过推动学校落实分类评价政策激发师资队伍潜能的做法,带来诸多启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赵劲指出,外语教育要把家国情怀放在国际视野前面,新文科建设要紧密结合新技术,革新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外语教学效能。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刘晓芳高度评价我院师生组织的校庆文艺演出,称赞这台演出是课程思政和专业结合的优秀成果。他还指出,新文科建设不能简单地回到改革开放之初“科技外语”的路径上来,学科要有学术上活跃的带头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戴朝晖介绍了自身在建设国学双语专业、“海派文化”译介、技术赋能学科建设、外语教学服务全校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富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重点介绍了聘请“社会兼职导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组织中国政治话语外译比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和法律特色校本人才培养体系的经验。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滟提出可通过中古典籍外译的教学和实践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分享了海事话语研究和实践的经验,提出应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人才的错位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高航指出,外语学科正值“翻译世界”向“翻译中国”的转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要变革,典籍翻译研究和实践是重要抓手。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纯介绍了通过建设“涉海语料库”,开展海洋文学和海洋生态话语研究,服务学校优势学科,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做法。会议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延宁指出,外语学科整体面临“结构性的人才匮乏”,“新文科”即“有用的文科”,分享了华师大通过成立“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建设校本特色的经验。

本次论坛系外国语学院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与会专家的深入探讨和建议为我校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了诸多新启示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