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辉煌共见证——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09-10级党支部寒假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三)
发布时间:2011-03-18   访问次数:194

 

 

第三篇  历史遗迹咏新诗

当我们每天以大同的心情、大同的步伐出入行走于早已熟悉的街道时,或许我们并不会有特别的感受。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当你向四周投以关注的目光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曾经熟悉的路又变得陌生了。姚源同学就选取了这样一个非常细微的视角——浦东的路,同样感受到了祖国的飞速发展。他通过走访老人,翻阅照片,发现了,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在浦东开发开放的20年里,他所生活的地方,周边道路设施变得更加完善丰富了,道路通畅,生活更有趣味,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活动区域。

或许摆在眼前的对比更能发人深思,吕文同学在同一天参观了北京的圆明园与中关村,圆明园的萧条与破败,中关村的高楼林立,对比鲜明。圆明园的潇潇寒风诉说着一段耻辱,中关村的车水马龙昭示着中国的腾飞。

国家的繁荣,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党员的努力,以及党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举措。夏沁同学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她利用寒假走访了张元济故居,去找回过去惜书爱书之人的心境,她认为书籍是文化传承最古老、最持久的方法。而张元济先生正是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这样的传承的伟人。望着那一排排的书,或崭新或陈旧的躺在书橱中,就会有着一种感动。这种感动是文化优越感催生出的,但更确切的是一种对未来生活充实美好的肯定。我们不可放纵沉溺在前人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而应该捧起前人递来的书籍,好好的继承下去!

 

    后记

 

一个个真实的访问,一段段难忘的经历,殊途同归——带领我们穿越九十年历史的长河,去探寻,去触摸,去感悟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披荆斩棘,为人民大众劳苦忧心,为中华民族奋起而努力的历史辉煌。这些照片和报告,向神州大地传送着和谐的的春风,传送着国家强盛、百姓自豪的信息,传送着一份昂扬的自信。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九十年征程岁月峥嵘,九十年征程金光灿烂。本次寒假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只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定不移的跟党走,我们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中华历史的伟大新篇!

 

(本文由张攀、裴文波老师指导,外国语学院0910级学生党支部社会实践组成员撰写,毛一苇、吕文整理。)